1.

課程編排

     
  a.

學生每週上課五天,上課時間為上午八時至下午四時正。同學可於週六在老師帶領下回校進行課外活動或出席其他學習活動。

  b. 除正規上課時間外,我校會因應同學不同的潛質因材施教,全校學生必須參與以下不同的活動,包括校隊、學會活動、各科增潤課程以及個人或小組的課外輔導等。
  c.

學校關注同學的全人發展,於初中階級開始,學校特設香港少年領袖團基本及進階訓練課程,讓同學參與校內及校外的鍛鍊,培養團隊精神和自律的態度。此外,初中設生活與文化課程,為學生提供藝術與生活相關的課程,按照學生的志趣及能力安排同學修讀不同的科目,以提升個人藝術修養、提升團隊合作精神,並發展個人生涯目標及方向。
踏入高中,同學應該將從中一至中三凝聚的基本學養,轉化為開拓自己事業和修讀預科考取大學的準備。不但在中文、英文、數學方面要繼續深造,亦會各自根據自己的旨趣與才能,選擇修讀不同的科目。學校特設必修課程「自然觸覺」,為中四級同學將選修科結合資訊科技在實地考察中活學活用,讓同學鍛鍊體格和意志,進行野外遠足;於課程修畢後,資料納入電子學習檔案,供就業和升學參考。

     
2.

語文政策

要學生能善用兩文三語,課程設置需有特別的措施:

     
  a. 全方位語文政策:我校班主任及科任老師會全面推廣閱讀與寫作,除了閱讀課外讀物外,亦會配合社會時事和校內活動的主題,閱讀相關的時事文化資料,以培養同學廣泛閱讀的習慣和能力。
  b.

每周兩天早讀時段,訓練學生思維和閱讀能力,透過閱讀札記,鞏固學生閱讀學術文章(academic Text)的能力。

  c. 教學語言方面,學校根據學生學習能力與成效、志趣和期望、教師能力和準備情況、家長意願,以及學校支援措施等,運用專業判斷,制訂中一學生入學後的校本教學語言安排。這包括在初中部份班別的地理科及數學科以英語作為教學語言。使用英語作為教學語言的科目,課堂語言、基本教科書、課業習作及學生評估這四方面以英語為主,部份課題附以中文解釋。至於高中方面,學校考慮各科科目特性、未來升學銜接、初中課程銜接等因素後,訂定各科高中教學語言,學生可按個人興趣與能力選科,配合發展目標。在教學語言微調的新安排下,在學業及語言學習評估方面訂定清晰的指標自評,確保採用有關安排後,能營造課堂環境,促進學生學習,順暢地銜接高中及專上教育,為將來工作做好準備。
  d. 學校於初中設普通話課、普通話延展學會及專題活動,務求令我校每一位學生在畢業時,其普通話能力可以達致一定的高水平,以便將來繼續升學或就業。
     
     
3.

專題研習

要學生成為一個有識見、負責任的中國及世界公民,需要有廣闊的知識基礎,並能夠在實際生活中求證和應用,故此,初中歷史與文化科、科學科及地理科於課程中進行實地考察及撰寫報告,加強學生分析、演講和研習能力。初中跨科專題研習由英文、數學及地理科協作,讓學生就地理議題利用數學科及地理科所教授的技能進行數據收集及分析,並由英文科教授撰寫英文專題報告,以提升學生的語文應用能力並為同學於高中作專題探究作準備。

     
     
4.

科學及科技教育

廿一世紀科技與資訊及傳播媒體的發展一日千里,初中科學及科技課程不能單單著重基本科學知識的傳授,更應重視學生能勇於創作和發明。因此,本校的科學及科技教育,採取探究性學習的模式,結合校外考察,讓學生能夠投入地參與自行設計的實驗課。

     
     
5.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個別差異

為了能夠達到上述的課程與教學之目標,並對同學提供全面的照顧,辦學團體特別增聘老師,讓伊湯中的師生比例較常規編制高,小班教學的機會也比常規學校多。初中按同學學習水平分班,實施小班教學,關顧學生成長。

學校推行學長輔導計畫,由高中學生帶領初中學生解決學習上的疑難,支援學習稍遜的同學,提升朋輩互助。高中則按學科需要設課後提升班,協助不同能力學生應付公開考試,高中暑期課程為學生進入文憑試備試階段作準備。學校在暑假為未達標學生制定課業補足計劃,鞏固其學習基礎。

     
     
6.

課程及教學策略

學校分階段發展照顧學生個別差異的學與教課堂策略,採用多元化調適、功課策略及課程調適,照顧學習差異,提升學習效能。學習支援小組統籌學生個人及小組學習支援,教師積極參與照顧學習差異的教師培訓課程,加深對融合教育的了解。學校提名資優學生參加各類活動及課程,擴闊視野及提升人生目標。

     
     
7.

家課政策

家課是各個課程內形成性評估重要的一環,也是學生鞏固學習的必要方法,亦是學校整體教育裡的一個重要環節。學校安排多元化多層次的功課,例如翻查、搜集比較及分析資料、專題寫作、剪報評論、計算應用、設計或進行實驗、模形製作、創意製作、專題報告等等。除各學科安排的課業外,家長應以下方面協助督導學生學習,包括陪伴子女每天閱讀健康的報章,放眼世界、與子女一起觀看電視的時事資訊節目,關心社會,以及鼓勵子女多到圖書館借閱課外書籍,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同學在每天放學前,會有功課起動時間,讓同學養成一個負責任的處理家課習慣。學校對家課採取非常認真的態度,嚴格地要求同學負起完成家課的責任,引導同學漸漸邁進更高層次要求。